Page 89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 89

418                 毛泽东选集 抗日战争时期

            不游不击,或游而不击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第六章 建立根据地



                 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根据地的
            问题。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随着战争的长期性和
            残酷性而来的。因为失地的恢复须待举行全国的战略反攻之
            时,在这以前,敌人的前线将深入和纵断我国的中部,小半

            甚至大半的国土被控制于敌手,成了敌人的后方。我们要在
            这样广大的被敌占领地区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
            方也变成他们的前线,使敌人在其整个占领地上不能停止战
            争。我们的战略反攻一日未能举行,失地一日未能恢复,敌

            后游击战争就应坚持一日,这种时间虽不能确切断定,然而
            无疑地是相当地长,这就是战争的长期性。同时敌人为了确
            保占领地的利益,必将日益加紧地对付游击战争,特别在其
            战略进攻停止之后,必将残酷地镇压游击队。这样,长期性

            加上残酷性,处于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
                 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
            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
            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

            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无后方作战,本来是敌后游
            击战争的特点,因为它是同国家的总后方脱离的。然而,没
            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
            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