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P. 20
6 毛泽东选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数甚多,大概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
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
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他们每逢年终结账一次,就吃
惊一次,说:“咳,又亏了!”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
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
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
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这种人在革命运动中颇要紧,是
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众,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上所说小资
产阶级的三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各不相同 ;但到战
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
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
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
着革命。我们从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 〔9〕 和各地农民运动的
经验看来,这个断定是不错的。
半无产阶级。此处所谓半无产阶级,包含:(一)绝大部分
,
半自耕农 〔10〕 , (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 〔11〕 (五)
小贩等五种。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
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半自耕农、
贫农和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
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虽同属半无产阶级,但其经济状况
仍有上、中、下三个细别。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因其
食粮每年大约有一半不够,须租别人田地,或者出卖一部分劳
动力,或经营小商,以资弥补。春夏之间,青黄不接,高利向别
人借债,重价向别人籴粮,较之自耕农的无求于人,自然景遇
要苦,但是优于贫农。因为贫农无土地,每年耕种只得收获之